《徐州日报》刊发我院经济学院院长李因果教授文章版面截图
《徐州日报》2024年5月27日3版“学习周刊”刊发我院经济学院院长李因果教授文章《以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以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李因果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经济学院院长
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徐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应对国际复杂局势,推进徐州传统制造业和新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二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培育新动能的要求。三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推进数实融合发展的要求。四是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五是“勇扛重担、勇挑大梁、争做标杆”的使命要求。在打造徐州科创圈和gdp迈向万亿俱乐部的关键时刻,依靠科技创新弥补短板和弱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应对上述要求的重点突破口。
二、徐州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
徐州在重大科技战略、科创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徐州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是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转型城市,徐州的传统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所涌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融合不足。二是徐州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精尖”先进企业规模和质量有限,大量传统产业亟待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三是没有发挥教师教育大市优势,产学研融合产出的高质量成果有限,基础研究亟待提升。四是“三支队伍”数量和质量不足,顶尖人才相对较少、高层次人才平台不足,职业技能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三、徐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
1.聚力打造徐州科创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良好生态
拓展央地结合,联合在徐高校和国内外知名校企构建创新产业联盟,为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链链主奠定基础,带动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聚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继续完善“5 x”未来产业体系。深化产业联动和跨界融合,园区建设突出“特”字,按照“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理念,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加快平面园区向垂直园区、制造园区向创新园区、传统园区向绿色园区提升。
2.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驱动技术和人才双向提升
深化政产学研金的融合,超前布局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提高成果转化和对创新效率的正向牵引作用,以先行先试的方式丰富完善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构建未来产业生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持的创新联合体,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企业发展对接融通。突出科技创新策源,支持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高校设立未来技术学院,面向产业实际应用需求,自主开展未来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建设“应用基础研究特区”。
3.以数字化转型引领绿色化发展,提高徐州绿色生产力
聚焦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绿色服务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积极探索碳技术、碳资产、碳数字、碳金融、碳认证等新业态新模式,锻造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的徐州特色、徐州标识。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积极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项目。推动载体和行政办公区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区,高水平建设低碳产业创新园区。
4.升级数字“文旅 ”平台,提高徐州文旅新质生产力
文旅产业以高渗透性、高耦合性、高附加值的特点,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以及赋能城市更新,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宣传和挖掘徐州汉文化、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化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文旅 ”丰富文化旅游生产与服务空间,以文旅激活城市空间文化活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5.高水平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支队伍”
加强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引导企业家积极融入徐州科创圈和“343”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引导金融资源向企业家与高水平创新人才倾斜。深化高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加快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企业培养输送急需紧缺技术技能人才。
6.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大力推动数实融合
聚焦汽车、新能源、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全力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聚焦冶金、石化、轻工等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有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延伸、高附加值拓展。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支持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研发设计、采购供应、仓储管理、生产制造、九游官网网页版的售后服务等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动在徐制造业骨干企业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升级。
7.深入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培强壮大新兴领域
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打造产业园。大力推进“数网融合”“算网融合”“智网融合”,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组织在徐企业参与数据领域的国家级、行业级和团体标准编制,试点推进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提升在徐企业数据规划、价值挖掘和资产运营能力,激活企业数据资产价值。
8.打造淮海金融中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和“5 x”未来产业领域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以数智化金融支持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应用全链条发展,建立“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产业培育链路和金融支持机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专业性强、产业集聚度高的标杆性孵化器,布局建设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构建全链条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创新科技金融服务。
9.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
协同淮海经济区城市共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布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共同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持续深化淮海经济区城市科创共同体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完善市区统筹机制,完善淮海经济区技术交易平台和智库建设,推进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原文链接:
(一审:王筱旭,二审:刘亚,三审:吴宏刚)